黑森林的怀想

黑森林的怀想

暗相散文2025-04-16 19:51:43
关于黑森林的灵感源于一个清晰的梦境。深秋的夜晚,阵阵清寒穿堂入室,把游弋的思绪,浣洗得秋水一般明澈。窗外,城市的喧嚣渐渐冷却,街头,灯火枯燥寂寞。透过秋夜没落的虚华,我的意识不由自主地游离实际,在夜幕
关于黑森林的灵感源于一个清晰的梦境。
深秋的夜晚,阵阵清寒穿堂入室,把游弋的思绪,浣洗得秋水一般明澈。窗外,城市的喧嚣渐渐冷却,街头,灯火枯燥寂寞。透过秋夜没落的虚华,我的意识不由自主地游离实际,在夜幕的深处繁衍着生动真切的幻象,苍老的群山轮廓之上,黑森林触手可及。
黑森林曾经是一个真实的所在,距离我的现实生活一度非常遥远,这个距离是她从前得以休养生息繁茂昌盛的主要前提条件。大山之中,祖辈们刀耕火种,土里刨食,把周围的山川河岳折腾得体无完肤,筋疲力尽。记忆中,故土始终是一个被榨干了血汗和乳汁的老妪,失却了往日的秀丽与丰满,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奄奄一息,难以为继。于是,生存的欲望不容置疑地将我推进黑森林,从此,黑森林和我的童年生活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用黑来形容森林,是乡村文化贫瘠落后和语言生动传神的典型例证。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开始了与黑森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通往黑森林的山道蜿蜒曲折,崎岖艰险,求生的本能和攫取的贪欲极大地加快了我与黑森林接近的速度。艰难地攀登之后,我超越了山村的视野,登上一条狭长的山冈,纵目眺望,远方的黑森林沉默而庄严。山冈绵延十里,一直延伸到黑森林的边缘。山冈上没有一棵树,漫山遍野长满了丰茂的茅草,在茅草从丛中穿行,不时惊飞栖息的鸟儿,感觉尤为神秘和新鲜。山冈下,一泓碧水倒着映蓝天白云、山峰树影,静谧明澈,媚人心目。这就是大人们常说的天塘,传说是天上仙人洗浴的池塘,天长日久,人们就自然而然地称作天堂。自天塘上游逆流而上,就可以进入黑森林。黑森林方圆几十公里,峰险林密,深邃神奇,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生态天然。
进入黑森林之后,我才真正品味到用一个黑字来修辞森林品貌的精妙,它既表现了森林浓郁厚重的表象色彩,又揭示了森林繁茂幽深的内在密度,体现了森林表里如一的逻辑特性。其实,当时混沌未开、饥肠辘辘的我只是潜意识里的感觉而已,在远离黑森林十几年后,才对这种感悟有了准确的表述。
相对于山村周围山峦的荒秃和贫瘠,黑森林的确是一个天然的大宝库,人们到这里来讨生计,毫无疑问是明智的选择。然而,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会是黑森林罹遭噩梦的开始。融入黑森林之后,我的思维开始变得弹性十足,一些欲念蠢蠢欲动。我甚至渴望一蹴而就,将黑森林的奥秘一把揭开,将其中宝藏一揽无余。当然,此情此境,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位也会激发些许美好浪漫的念头,这些念头说不清,道不明,但久萦心头,挥之不去。因为这些念头,我才深深迷恋黑森林,犹如武陵人身处桃花源,流连忘返。黑森林中,我和我的浅薄抑或深刻的思想都渺小如同烟尘,迅疾融化在她的浩瀚深邃之中,对她的生存和毁灭终究无济于事。黑森林慷慨地用她那宽容和博大的胸怀接纳和滋养着人们的生命和贪婪。
密密层层的参天大树稳定地站立,每一棵树的位置和身姿都恰倒好处,枝桠相接,挽臂并肩,漫向遥远。如水的阳光从树冠的缝隙倾泻下来,形成一条条干净的光束,柔和地眷顾着森林里所有的生灵。烂漫的山花争奇斗艳,杜鹃轰轰烈烈,兰草幽雅娴静,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成熟的绿豆果坠满枝头,果粒通体透红,晶亮饱满,鲜艳欲滴,摘一颗放到口中,轻轻一咬,果汁迸射,酸甜美妙,欲罢不能。松鼠在林间优美地跳跃,鸟儿清脆悦耳的伴奏回旋幽谷。林地上五彩斑斓的蘑菇丰腴肥硕,随处可见,令人垂涎。清澈的溪流欢畅地流动,演绎着充分自由的歌舞,精妙绝伦……
我的心如同涨满的风帆,激奋不已。我象一条久经干涸重返大海的鱼儿,在林中欢快地游动,贪婪地呼吸。一路攀爬,登临绝顶,一览群山,松风潮涌,松涛阵阵,心旷神怡,疲倦顿消。绝顶上有一巨石,巍然屹立于岩松之上,巨石一方有天然石级,有如人工雕凿。拾级而上,岩石顶部是一个大平台,平台上有两个直径和深度约半米的圆池,池水满满摇摇,清澈见底。池边有两个巨大的脚印,一个是人脚印,另一个是牛蹄印。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台,相传一个孤苦伶仃的放牛娃长期在黑森林中与老牛为伴,相依为命,天长日久,终于感动上苍,被招上天,成为神仙。天台就是放牛娃牵牛上天的地方,因此,黑森林又叫牵牛上青天。
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然对传说故事的真实性半信半疑,但心中依然有所触动,并随之滋生出一些隐约的期望,期望黑森林上的天台有朝一日也能改变我的人生际遇。如果说,人生理想的初始能够追溯,那么,黑森林就是我最初理想的依托。我把意念停留在黑森林那永不泯灭的美好印象之中,让真正的人生道路从这里开始,将黑森林的神奇造化作为我度过艰难岁月的信念支撑。其中不乏乌托邦式的意象,也不排除逃避现实的无奈,但从这一天开始,黑森林永远是我的心灵之约。
二十几年后的一个秋日,我带着深深的怀念从浮躁的城市走出来,企图再次沉淀到黑森林的幽静之中,一洗浮尘,一净烦心。深秋的故乡,寒山瘦水,满目萧疏。秋后的田野,生气渐衰,行其间,倍加伤感。我想,此时的黑森林一定在以成熟的风韵期待我的归来。我不顾家人的劝阻,匆匆忙忙踏上追寻黑森林的坎坷道路。然而,现实与我的想象又一次大相径庭。十里长冈,衰草遍野,疾风吹过,荒疏凄凉。极目远望,山岳连绵,岩石参差,荒山秃岭,刺眼锥心,再也找不见黑森林的踪影,清明碧澈的天塘也荡然无存。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直至重新确定方位以后,方才相信眼前的现实。满眼突兀的荒芜使我的心绪迅速降至冰点以下,理想化的大厦顷刻轰然倒塌。我无力左右自己的双腿,茫茫然不知所措,内心深处几番无望的挣扎之后,更加无所适从。后来,家人告诉我,黑森林早在几年以前就基本消失了。
我惊诧于人类力量的无穷,如此生机茂盛的森林,何以竟得悄然毁灭?我无须追问个中原由,一切只能于无言中独自深切悲叹,刻骨铭心,痛彻肺腑。我不敢想象,人类的生存还要扼杀多少森林,黑森林毁灭以后,厄运何时会骤然降临。或许,厄运早已经在黑森林开始毁灭的时候就已经悄悄降临。
秋意阑珊,严冬将至,黑森林不再真实已是绝对的事实,我不知道自己关于黑森林的梦境还能够延续多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