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茫的守望
人生并没有多少道理可言,不要对别人期望过高。游戏的姿态是人生的最佳方式,对绝大多数而言。想通了这个问题,哲人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的荒诞!世人都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不是很好吗?其实,这是一个荒谬
人生并没有多少道理可言,不要对别人期望过高。游戏的姿态是人生的最佳方式,对绝大多数而言。想通了这个问题,哲人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的荒诞!世人都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不是很好吗?其实,这是一个荒谬的逻辑,而它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严肃的话题:哲人或者传道者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实行自己的追求?这人的布道,相对于一群有知识修养的民众又意味什么,拯救还是摧残?打破了现行秩序又不能建立一个新的切实可行的规则,这是传道者的无奈。
在一个普遍不相信上帝的时代,我希望上帝存在。现实让我感到上帝的尴尬,自己只有在不断的摇摆中才能暂时站住脚跟。心始终没有“定”下来,因为不知道该在哪里“止”住……
人是不能“止”住的,或许。只有在不断的摇摆中,人们才能感悟到自己的存在,最大限度的接近心灵深处,追求对自我的超越。
那么人类是否就是一只掰玉米的猴子?碰见一个新事物,就用好奇的眼光打量它,然后尽力追求直到拥有或者遇到另一个新事物而被其吸引,转身投入它的怀抱。最为重要的一点,人类一次只能拥有一种事物,或者以一种事物为准,,得此就要失彼。当然失去可以是遗忘,也可以是超越,总之,纯粹的事物已然荡然无存。虽然新旧事物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不能以一指二。如此下去,人类就会有如下几种结果:其一是,一生追求,到头来归于空;其二是,追求因主客观条件退化,而成倒退化趋势(相对于社会影响而言);其三是集毕生之心力,得到一物,引以为终生幸事,而后在这一领域执著精进。即已找到心灵的归宿,一切都变得淡然释然。
不可否认,人生的轨迹会有下降的趋势,但总的来说,人生是向上的。只要我们去追寻,就会成长,更接近心灵的内蕴。随之而来的是,思想家会深陷其中,难于平静应对。如果能走出来,当然是人生的飞跃;倘若沦陷,那也是有价值的,结局惨烈而已,说不定对人们的影响更为深远。这就是世人眼中的“疯子”。从某种意义上说,疯子就是天才,或许比天才更让人震撼。当尼采与街头的一匹马抱头痛哭时,我从茫然无措的震惊到无知的欣赏,虽然我无法深刻了解他的本意。一个“疯子”的本意,人们自然不愿去过多的关注,或者是无法读懂的缘故。当然,我也不行。只不过,我从中隐约看到人性的光辉。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纯真自然的哭哭笑笑,他的一生一定是幸福的,至少在精神层面上。庄子的鼓盆而歌与尼采的抱马而哭,堪称中西人性上的高峰,让后人仰望。
作为一个执著追求精神世界的普通人,面对先辈的光辉,也只能望洋兴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固执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天地,却无法摆脱现实的诱惑。随着自己的成长,历及社会种种,亦无法释怀与两者之间的落差,心潮澎湃万千,逐渐沉沦其中。
某一天醒来,吃惊地发现景依旧,人已非,自己原来和其他人是一丘之貉,我就是他们。这一刻,我多年所努力经营的防线全部崩溃,这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欲哭无泪。
喜欢在夜里看星星,可是除了星之外,什么也看不见。在不断失落的人生道路上,湮没了自己。
想要改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站在悬崖边上,已无路可走。回头已无可能,那就休息一会吧,反正也走累了。曾经的片段瞬间奔涌而来一切都变得清晰而遥远,心境早已古井不波,却变成一潭死水。在悬崖边仰望天宇,云淡风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难道是自己的追求太过理想化,注定要失望。结果已成定局,而惟一所欣慰的过程又让人如此痛苦与迷惘。人生的价值又该如何体现?
其实做一头快乐的猪,是不错的。可是,我就是快乐不起来。一切快乐的事,都与我无关,我根本做不到真正的融入,曲正激昂,人正快乐的时候,我却感到莫名奇妙的孤独感,痛彻心扉。
我把这一切都归于书本,读书愈多,迷惑愈重,沉郁愈烈。一段时间,无法静心,痛定思痛地思索读书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我又想从书本中获得什么?这才发现自己的无可奈何。是自己想要的太多了,想要通过书本达到自己所期望获得的世俗的价值。这和别人想要通过金钱建立自己的优势地位是一样的,而本质上却更为恶劣。原来自己是如此的无耻,费尽心思去追求书本的极端功利性功用。这一切恶果都是自作自受。
而今,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应该好好打算一番,为自己纯粹的精神世界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自己无怨无悔。什么也不想,安静地坐在阳光下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唱一首喜欢的歌给自己听,是件幸福的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z4666uf8860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