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年锦时,妖娆女子
这一年,我所写的,就是一本这样的书。是一个人在走廊日影下,竹绷撑起月白薄绢,悠悠用丝线穿过细针,绣上鸳鸯,牡丹,秋月,浮云……自知没什么用处,只是静坐着劳作,心里愉悦。那个人绣完了花,另一个人拿起来闲
这一年,我所写的,就是一本这样的书。是一个人在走廊日影下,竹绷撑起月白薄绢,悠悠用丝线穿过细针,绣上鸳鸯,牡丹,秋月,浮云……自知没什么用处,只是静坐着劳作,心里愉悦。那个人绣完了花,另一个人拿起来闲来无事得看。院子里的落花此时被风吹远了,喜鹊清脆的啼叫起来。黄昏时下起一场雨,停息之后,,有月光淡淡的爬上树梢。这是安写在《素年锦时》的自序里的一段话,细腻温婉,自得于自己所做的事,不高估,也不妄自菲薄。她只觉得那件事对他是美好的,这样就足够了。一个写字的人,需要这样淡定的内心,自信而有节制的讲述,与读者只是老友关系。仿佛能看到她端然坐于电脑前,一边敲打键盘,一边微笑的静谧。
安的字,逐渐清简起来。所有话语,都是娓娓道来,不急不慢,并不慌着告诉你故事走向,有了更多的风景和思考。语言跳跃性更强,没有锋芒,却可以直击你心,回味的时候,才倍觉酣畅。从《告别薇安》、《八月未央》、《二三事》到《蔷薇岛屿》、《清醒纪》,再到后来的《莲花》和《素年锦时》,这是一个个的故事,一本本的书,一幅幅的画面,也是一个女子从女孩到女人的成长。我们在那些文字里看到她在每一个十字路口的左拐或是直行,看到安现在淡定从容的优雅,是熟透了的果子,不再是曾经任性乖张,霸道且执迷的小女孩。更懂得收敛,这样看过来的时候,心里是欣喜的。
安对于物品一直有他独特的口味。有些读者骂着她的做作,却又在偷偷模仿。这是人的嫉妒,但许多东西,靠的是天分。从开始的棉布衬衫、雪纺群、麻编凉鞋到后来我们在照片上看到的那些碎花土布、新疆买回来的烟缸、墨脱旅行时穿过的军胶鞋……安总是这样沉迷于自己用物品堆积起来的世界。或许,是因为这些东西相比于感情,来得更长久妥帖。她在里面寻找自我,驱走寂寞,找到心灵的安放点。就如她一直行走,孤单的一个人前行,为的是在这纷繁的世界里,不让霓虹灯晃花了眼。
《素年锦时》,是她在怀孕的状态下书写出来的文字。关于她的童年,少年,家庭以及故乡。书里弥漫着南方梅雨季节的潮湿气味。是典型的南方女子,温婉,素净。在栀子花前触碰青春。在清水桥寻找曾经烂漫却隐忍的女童。平静至极的叙述,像是一个经历了太多尘世的女人,安静的坐下来回忆,有欢乐也有疼痛,也有感悟,以及怀念。以这样寂静的方式回望自己的旅程,为自己的修行挽一个结。书刚上市,评论就蔓延了网络。有人失望,有人欣喜,有人看不懂这是怎样的安。我只觉得,安其实一直都是这样的,只是,曾经年少轻狂,任叛逆与决绝在青春里像脱缰的野马样奔腾,任性的以为只要一直要一直要,有一天,就会有足够的安全与温暖。一个人背着行囊,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遇见了那么多的人,看过了那么多的故事,一直不肯停歇,行走、记录、感怀,然后顿悟。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改变一个人。而十年的光华在安身上所做的,大抵只是脱去了她曾经的伪装,让她足够安然自信的将心底的沉静展现。
在博客里看到她的照片,紧抿的薄唇,穿湖蓝色尼泊尔式的拼片布裙,在东京的街头,眼神在那一刻停滞,只是一个准备入镜的女子,内心里会有紧张的空白。也曾看过她一张较早的照片,画面是黑白的,穿雪纺群和球鞋,坐在木榻上,双手插进外套口袋,嘴角有微微的笑意,眼神澄澈。仿佛能闻到她身上的气味,淡淡的,罂粟的味道,美艳而冷傲,不慎食用,会中毒。
仍然在追她的字。博客,专栏,曾经发表的很早的小说,看到她越来越淡的笔调,很安心。知道她已找到她的出口,一懂得了自我解救自我解脱。《彼岸花》里的南生,只会是偶尔梦回故乡时,飘在边缘的那一抹淡淡的没红了吧。
送给恩养,一个纪念。
安在《素年锦时》的最后一页写到。
已为人母的她。此刻,已经懂得了哪些是爱,哪些可以延续到永恒。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l7s55f7d40tt.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