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神韵:海棠山
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有一座佛教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海棠山,相传是释迦牟尼姨母大白伞盖佛母的道场,与神秘古刹瑞应寺并称藏传佛教东方中心,民间称为东藏。雕刻于30
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有一座佛教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海棠山,相传是释迦牟尼姨母大白伞盖佛母的道场,与神秘古刹瑞应寺并称藏传佛教东方中心,民间称为东藏。雕刻于300多年前、现保存完好的267尊摩崖造像群,姿态殊异,影像传神,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誉为中国东方“民族文化瑰宝”;由三座山峰形成的999米卧佛形象逼真,其躯干上由裸岩组成的“寿”字清晰可见,佛寿一体,浑然天成,无不彰显“东藏第一山”神韵。海棠山又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之一,在27平方公里范围内,奇峰叠起,怪石嶙峋,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自然风光十分迷人。
松柏长青的朝圣路
走进海棠山,首先要经受“佛门”洗礼。山门是一个大大的“佛”字,左边单人旁代表人,右边弓箭的弓加两竖,代表人生之路曲折漫长,只有通过艰苦修炼方可成佛。山门上方由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当代书法家溥杰书写的“海棠山普安寺”六个金灿灿的大字,昭示人们即将进入一个佛光普照、详和安宁的境界。
穿过山门,佛教传说中的无畏桥、心智桥、天王桥使松柏掩映的朝圣路充满神秘气息。
第一座桥叫“无畏桥”。一桥两座,并肩而立。桥两头每根栏杆上饰有狮子头,共有8尊。狮子为百兽之王,象征无畏。狮子吼佛为释迦牟尼佛祖的第七化身,具有一切智慧而无畏、断绝一切烦恼而无畏、说障法而无畏、脱离苦难达到解脱而无畏。走过这座桥,信众会得到无畏的启迪,解脱烦恼,一切顺意。
第二座桥叫“心智桥”。佛教中有一位尊者巴古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僧人。虽然他在山林中吃树叶和野果,穿树皮,然而他终日静修,身不罹患。为了祈请佛祖释迦牟尼,他用香檀木建一座房子,奉献供品,燃烧供香。释迦牟尼知道后,用奇妙的神力从空中赶来。巴古拉尊者怕来不及到山下迎接,便直接从山崖上跳下去。释迦牟尼用神力接住他,并按巴古拉的心智讲法剃度,使其获得阿罗汉果位。巴古拉身居北俱卢洲的积香山,手握吐宝兽。两座心智桥并立两侧,栏杆上雕刻“吐宝兽”首。如果触摸或看见尊者“吐宝”的人都将获得五欲(色、香、味、触、声)的快乐,能持守六度(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感悟万物皆空之理,对所有众生产生无限的慈悲心。
第三座桥叫“天王桥”。一般大型藏传佛教宫殿前都建有“天王殿”,而在普安寺措钦大殿前却建有“天王桥”。佛经记载,当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时,四大天王完全领悟佛祖讲授的内容,并为佛祖带来快乐。信众不解,便向佛祖请教。释迦牟尼回答:“前世护光佛在时,有两条龙受到两只大鹏鸟威胁而住在海底深处。后来二龙皈依了护光佛,有了抵御大鹏鸟攻击的法力,便浮出海面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大鹏鸟见状也皈依了护光佛。”释迦牟尼出世后,二龙二鸟将其所积的善业成为佛祖的快乐之源,因而成为四方天神。其中两条龙就是护国天王和增长天王,两只大鹏鸟就是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游人走过天王桥,会得到四大天王的庇护,一生平安吉祥。
信众云集的普安寺
走过三座桥,迈上320级台阶,豁然展现在眼前的便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安寺措钦大殿。在建造大殿时,事先并没有设计多少级台阶,但修完后细心人一数,是320级,正好与当时措钦大殿320年的历史相吻合,也许这就是天意。
普安寺始建于清康熙22年(1683),依照西藏甘丹寺形式而建。传说康熙大帝东巡时,亲赐普安寺一世活佛巴雅斯古朗一个金桌子,因此普安寺又称“金案禅洞”,蒙语为“阿拉坦希热图阿贵”。此后,普安寺香火日盛。道光皇帝亲赐匾额。1796年嘉庆皇帝赐来自西藏的四世活佛丹毕道尔吉为“莫尔根堪布呼图克图”,汉译为“神明住持超凡活佛”,寺院达到鼎盛时期,总占地28.4万平方米,环周12华里,僧人多达2000余人,形成以措钦大殿(大雄宝殿)、因明僧院、密乘僧院、时轮僧院、活佛宫为主体,以关公庙、玛尼庙、玛沁奔巴庙、龙王扎拉布庙、白泉寺、白塔为辅助建筑及僧舍1500多间的大型建筑群,成为蒙古贞地区继瑞应寺之后的第二大寺院。“文革”期间,普安寺大部分建筑遭毁坏,只剩下绕殿修筑的16华里传经道和摩崖造像群。信众纷纷感叹:“何处去寻法铃声,只闻泉水响叮咚!”
复建的措钦大殿,为藏式木结构回廊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为968平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复建藏式庙宇。殿门、殿顶的转法轮及殿内佛像全部为贴金装饰,一共用黄金6公斤;主供佛和灵塔上镶嵌的1168颗宝石,均为产自阜新的玛瑙石;殿内72根朱红色的柱子,高4.5米,悬挂着手工制作的精美的堆绣和唐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措钦大殿主供大白伞盖佛母像,是一尊半愤怒女性千手千眼佛,主臂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持一柄大白伞盖,威力巨大,能放大光明,消障赐福,所以又称佛顶尊大白伞盖佛母。佛像高9.9米,是目前国内此类主供佛最大的泥塑贴金佛。佛像左侧是藏传佛教黄教(喇嘛教)创始人——宗喀巴,陪侍在右侧的是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他是宗喀巴的四传弟子,和达赖一样是西藏黄教的最高教主。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尊胜佛母塔,也叫长寿塔。
普安寺住持益希噶哇,1997年受戒于北京雍和宫益希?那达美法师,是瑞应寺七世活佛转世的三位候选灵童之一。经过10多年苦心礼佛,研读经书,现已成为中国藏传佛教界后起之秀。每逢农历四月十五日、十六日,措钦大殿都要举行长寿佛灌顶大型法会,辽西和蒙东地区数万信众慕名而来,络绎不绝,花炮轰鸣,香烟缭绕。文人雅士吟诗作歌,与寺内僧众诵经祷告之声交叠混响,使佛教文化频添无穷魅力。
旷古奇绝的摩崖造像
奇形怪状的海棠山天然花岗岩始自造山运动,不风化,不坠落,成为摩崖造像的基础。从山间到山巅,在大小不同的花岗岩上,处处雕刻着千姿百态的佛像。有的10尊为1组,最多的一组有26尊,称为“集仙石”。是我国罕见的石刻佛教人物雕像群,虽经300年风雨侵蚀,仍保持完好,色彩清晰。
所谓“摩崖”就是在岩石上用蒙、满、藏、汉等文字,刻上箴言、咒语、颂词和记事。“造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lsd45is6s2tm.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