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留给后世的不仅是思想还有精神
7月5日,曲阜下着大雨,台湾“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参访团百余人,冒雨前往孔林祭拜孔子。当下,尽管海峡两岸在意识形态上还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对孔子思想却高度认同。孔子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代表着
7月5日,曲阜下着大雨,台湾“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参访团百余人,冒雨前往孔林祭拜孔子。当下,尽管海峡两岸在意识形态上还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对孔子思想却高度认同。孔子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以仁爱、宽容、诚信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一种面对困难,坚韧不拔,自信乐观的民族精神。文化和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没有了根脉的民族,必将衰亡。一种思想要让人接受,并不容易。想历经千年而不衰,更不容易。尽管孔子思想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从它诞生到日臻完善,却是历经坎坷。孔子的一生,可说是命途多舛。年轻时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晚年丧子,两个他最得意的学生颜渊和子路,又都先他离世。孔子是在坎坷与孤独中走完了他的一生。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惫矣,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对,入以告孔子,孔子扢然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吾语之。’”
故事告诉我们,战乱对于圣人和平民是一视同仁的。孔子和他的学生因战争而被困在陈国到蔡国的路上。一连7天都没有吃到东西,他们只能靠拣食野菜充饥。面对困难,孔子的一些学生,信仰开始动摇。只有孔子依然信心十足地“弦歌鼓舞”。子路和子贡发起了牢骚,他们在颜回面前说了些很不靠谱的怪话:“先生到处碰壁,混到了连饭都吃不上,还有心思唱歌跳舞,难道君子就这样不知羞耻吗?”颜回答不上来,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把琴一推,有些怒气地说:“子路和子贡太不懂事了,去把他们叫过来,我要和他们谈谈。”
子路和子贡听到老师发怒,赶紧走了进来。子贡说:“如此者可谓穷矣!”,意思是:我们现在已经混到了连饭都吃不上了,这难道还不算穷困聊倒吗!孔子凛然道:什么话!“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这些话我们懂与不懂,并不重要。但孔子能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他的信念。绝粮7天,仍能“弦歌鼓舞”。这一方面说明,孔子的理念一开始就未能被别人接受,包括他的学生。另一方面,人们看到了孔子在困难面前,表现的那种坚毅乐观心态。这其实是一种精神。一种“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的精神。这种精神感染了他的弟子,同时也鼓舞了我们的民族。
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文化强国”的构想,当下的中国,正在迈入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孔子的许多理念,无疑对提升我们民族的道德品格,起着激励作用。我们今天纪念孔子,不仅要纪念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理念。更要纪念他为传播这种理念,孜孜不倦、无怨无悔的精神;纪念他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乐观,毫不动摇的坚韧不拔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正是这种精神,引导我们,不断地克服天灾人祸,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2010.7.10.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x45duii60g3m.html
上一篇:水晶皮冻
下一篇:十二月:记录一些细碎的温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