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国的温暖说不完
现在,与人聊起晚年的幸福生活,一生命运多舛的阿婆总少不了那句口头禅:“说起祖国的温暖,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阿婆是我老家的邻居。小镇上,阿婆的传奇人生妇孺皆知。听说阿婆解放前是人家的童养媳,躲避战乱时
现在,与人聊起晚年的幸福生活,一生命运多舛的阿婆总少不了那句口头禅:“说起祖国的温暖,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阿婆是我老家的邻居。小镇上,阿婆的传奇人生妇孺皆知。
听说阿婆解放前是人家的童养媳,躲避战乱时,在讨饭的路上与“队伍”走散了,孤身从安徽一路要饭过来。走到小镇的时候,阿婆病得不轻。奄奄一息时,被一个走街串巷的郎中搭救。郎中不光治好了她的病,还帮她搭建了一间茅草屋。恩人走后,阿婆在小镇上留了下来。阿婆说,从那时起,她对治病救人的郎中有种特殊的好感。解放后,能干的阿婆如愿地嫁给了小镇上的赤脚医生。
阿婆说,那时候,日子穷得叮当响,吃的在嘴里,穿的在身上,家里除了锅碗瓢盆和一张床,几乎没有其它家当。可是,那时阿婆仍然很满足。新中国刚刚建立,好日子有了盼头。而且,自己终于有个可以依靠的家了,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那时候,有人问阿婆想不想回去看看老家的亲人,阿婆轻轻地摇摇头,说自己当时太小了,送人当童养媳时,连父母姓氏名谁都弄不清楚,更没有其余的印象。阿婆常说自己是个没有娘家的人。
可以想像,阿婆对自己有家的生活异常珍惜。
后来阿婆有了儿子,儿子十岁的时候,赤脚医生和阿婆一起被招进镇纺织配件厂。赤脚医生去了厂医务室,阿婆当了工人,一家三口搬进了公家的宿舍。又过了八年,长大成人的儿子参了军,后来上了老山前线。有一天,镇政府和县人武部突然来了许多人,阿婆才知道唯一的孩子已捐躯前线。那一天,阿婆哭得天昏地暗,撕心裂肺。小镇上的人都知道,几乎在一夜之间,阿婆突然老了。
真是祸不单行,两年后,赤脚医生在下乡支农的途中遭遇泥石流,抛下了孤苦伶仃的阿婆。很长一段时间,我常见隔壁的阿婆孤零零地坐在门槛上,神情呆滞地望着远方。
阿婆在这个世上没有亲人,可是,党和政府如亲人一样时时牵挂着她。逢年过节时,党和政府必会来人,上门慰问阿婆,给阿婆拜年,了解和解决阿婆的实际困难。有一年的农历小年,我见阿婆送走来人时,居然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拉着人的手,眼泪直流。“送温暖“的背影远了,依依不舍的阿婆才抹着泪喃喃地说:感谢亲人哪!亲人们慢走!”
后来,很长时间不见了阿婆,听大人们说,政府考虑她是烈士遗属,为了改变她凄清孤独的生活状态,照顾她去迎来送往的国营旅社上了班……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党和政府的悉心关怀下,阿婆渐渐走出痛失亲人的煎熬。走出阴霾后的阿婆曾对人说过,“我失去了两位亲人,失去了完整的家,现在,党和政府就像我的亲人,祖国就是我的家。我知足喽!……党和政府要办的事何止千万桩,每年还记挂着我孤老婆子,抚恤优待这么多年。祖国的恩情我终生难忘.”
再见阿婆的时候,已经整整过去了二十年。阿婆住在镇敬老院。
我去的时候,正是敬老院吃午饭的时间。宽敞明亮的饭厅里,墙上的液晶电视正播放着《新闻30分》。桌上有荤有素有汤。看得出来,丰富的饮食安排是费了一番心思的,连主食也有好几种,有白米饭、稀饭,还有馒头、包子、小花卷。一大帮老婆婆老爷爷围成几桌,有的埋头吃饭,有的边吃边看电视。
要不是饭厅的工作人员帮忙,我几乎认不出阿婆来。
二十年不见,阿婆老了,却精神了。头发干净利落地簪在后脑勺,衣服干净整洁。当我自报家门时,阿婆咧着豁牙愉快地笑了,说时间过得真快,想不到隔壁的二丫头都人到中年了……我问起阿婆现在的生活起居,阿婆连连说好得很,还说这里的工作人员和蔼耐心,待自己就像亲人一样。阿婆喜滋滋地边说边起身,说要带我去看她的住处。
阿婆说政府想得很周到,敬老院两人住一屋,她再也不孤独了,白天有人聊天,晚上有人说心里话。没事的时候晒晒太阳,看电视……有时,还有学校的孩子或志愿者来看他们,给他们带来精心编排的节目……
见阿婆越说越高兴,我感叹说,阿婆是晚来福。阿婆开心地笑,说:“都是沾共产党的光!要是搁解放前,哪里还有我的活路!我老婆子不饿死也得愁死。祖国的温暖,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x7si85iumg31.html
上一篇:我见过你的青涩,不许你见我的苍老
下一篇:若你能看穿我的思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