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死亡之约
看过一篇文章,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写着一部死亡日记,都在或紧或慢的与死亡相约。读后颇感释然。很多时候、很长时间以来,许多人很恐怖“死亡”这两个字,为逃避这两个字不惜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以求得苟且偷生;但也
看过一篇文章,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写着一部死亡日记,都在或紧或慢的与死亡相约。读后颇感释然。很多时候、很长时间以来,许多人很恐怖“死亡”这两个字,为逃避这两个字不惜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以求得苟且偷生;但也有人视死如归,视死亡为生命的绝唱。近日看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音乐故事》栏目,采访阎肃老先生创作歌剧《江姐》的幕后故事,便想到江姐及其一大批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慷慨赴死的悲壮,他们的死是一首首雄壮的颂歌,令世人传唱。
不过,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死亡很多时候不会重于泰山,也不只是轻于鸿毛。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着很多不一样的结果。
我所在的办公楼上,曾经有一位领导从四楼坠下,生命的陨落给人留下了很多的思考。据说这是一位令人尊敬严于律己的领导,每天都把办公桌收拾的整洁有序,使服务人员省了很多的工作。每当经过那个小道,常有些飘飞的思绪。
有一位12岁的小男孩,选择了12层楼的高度,摆出游戏人物的造型,飞身而下,死亡时仍是双臂展翅的造型。他的死使父母肝肠寸断,在天空给社会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中国人大多数的哲学观念,死了,随着物质的消失,一切都化为乌有。活着,只要活着,不管怎么样的活着,就可以享受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为什么不活着呢?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患抑郁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因为看不惯社会上的很多人和事,又无力改变现状,曾感觉死了是一种快乐。所以很多人选择了离开,他们认为,人降临在这个尘世是最大的悲哀,要忍受各种人世的不幸和痛苦,最大的解脱是离开人世,决绝而去,即便生前多少恩恩怨怨也会烟消云散。
这是一些人的答案。也许我们无权责备这些人的死亡观念,我们无法选择生的方式,除了地震、水灾、车祸等自然灾害或意外,或许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死亡道路。慢慢熬过一生,衰老病榻,灯油耗竭而死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有些人提前吹灭蜡烛也是人生中的一个自我决定。
著名诗人海子,在把自己放在火车轮下之前,写下了“我的死与他人无关”的字样。他的死亡之诗里写到: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
但是,不要告诉我
扶着木头,正在干草上晾衣的
母亲
虽然他认为死亡与他人无关,但愧对的应该是生他养他的母亲。
人生就是一个长长的马拉松,有的人坚持到了重点,有的人选择中途退场,我们无权干涉。虽然生命的提前结束,终会令人哀伤。
有人说,这尘世什么都是不公平的,唯有死亡对人们是一视同仁。黄泉路上无老幼,只要选择,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会接受死亡之吻。
其实,选择生比死亡更难。冰心老先生说:“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追挨遍尝。要他针针见血!”生活如此现实,明处暗处都潜伏着竞争、欺骗、委屈、伤害,那么多杂七杂八的的事情,我们一样都躲不过去,只得一样样的经历。死亡需要一时的勇气,面对生,就需要付出一世的勇气和奋斗。人们呵,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应当善待自己,排除一切干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很难!现实不会是平静、圆满的,有风和日丽,也有狂风暴雨,更有暴雨后的彩虹。我们快乐的活着,就是送给死亡的一个最好的礼物。
人,从孕育之初就是为了赴死亡之约,虽然很宿命,虽然很残酷。但我们大可不必心怀悲戚,既不要积极赴约,也不要消极等待。我们何不放弃一切欲念,沿人生之路,潇潇洒洒一路缓慢走来,身边美景尽收眼底,时而花前驻足,时而雨中观景,原驰蜡象之时我们赞美雪的圣洁,萧瑟秋风之际我们喜悦丰收之果。约会到期之时,我们坦然牵住死亡之手:呵,你好哇!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xdd8d667mt0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