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烟袅袅,一缕情丝飘落浔阳江畔
拈着这一炷香,站在祠堂的大殿上,是的,而每年大年初一第一拜的就是先祖宗亲不仅我、儿女,以及——仅凡整个村陈氏后裔都争先恐后地来到祠堂给先祖宗亲拜个早年。这不要组织,也不用呼唤。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自
拈着这一炷香,站在祠堂的大殿上,是的,而每年大年初一第一拜的就是先祖宗亲不仅我、儿女,以及——仅凡整个村陈氏后裔都争先恐后地来到祠堂给先祖宗亲拜个早年。这不要组织,也不用呼唤。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习惯。。
站在香案前,用恳诚的心,秉着这一炷香,牵引着我的思绪宛如这炷香的香烟一样袅袅升腾——
江州义门陈,这是我的根,也是一片沃土,家族象一棵树在华夏这片沃土上开枝展叶,繁衍生息。
据载:义门陈旺公从匡庐圣治峰下迁至江州浔阳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成为江州义门陈氏开山之祖。由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到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分庄,历经三百三十二载,一十五世同堂萃居,子孙达三千九百余口,孝义齐家,宋太宗御封“真良家”,还御封“聚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爨五百年天下无双”。宋朝裴愈为义门陈题写“天下第一家”。数经唐宋两代皇恩叠封,义门陈氏铸就了古代文明之典范,千古人间之奇观。
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笼共读书。一犬不至,百犬不食。每念及此,都给心灵上一种经久不息的震撼,当初的义门陈其家景何其繁盛,令我感慨万千,难于想象。正是旷古人间陶渊明理想的一方桃花源式的世外桃源。
本人姓陈,颍川郡,属江州义门旺公世系,家住闽西武夷山麓双旻峰下楚上大门楼,﹙绍﹚字辈分,名泰一百一十五世世孙。
追溯上古为舜帝后裔。舜帝三十四代孙伪满受封于陈国,而后子孙就以陈为性。由于几度沧桑更迭,几经盛衰的跌宕变迁,陈氏嗣孙像天女散花一样飘落在九州。
望着供案上那袅袅的香烟,蕴含了今天的子孙对先祖的无限尊崇。
那一排排点亮的蜡烛,闪烁着一缕缕光环,那是折射后辈们对先祖宗亲一种启迪于心灵深邃的憧憬,也是后辈们祈求先祖赐福和荫佑的一怀心愿。
那平台上陈列先祖宗亲的牌位,那是不朽的丰碑——
是任何飓风折不到的大树,波涛冲击不溃的海岸。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之殿堂。
“明德惟馨”这悬挂在我坊大祠堂上的匾额是多么的醒目。那一幅悬挂在我坊宗祠栋柱的长联:“应天星动史占汉代名贤第一,继恩粟叠旌表义门孝友无双”。却一直在跨越岁月的时空,给我坊每个嗣子曾孙一种赏心悦目的景仰,和那一段光耀史诗的缅怀与聆听。
是啊,几行字点缀了上祖宗亲的精神,衬托出数千秋先祖宗亲的道德情操。其实意义在于——希望后裔不要忘去根本。
香烟袅袅,牵着我的情丝,能不向往?而每一位义门陈氏嗣孙无论远近,或无论天涯海角都会因此而守望,所以游子在外能不仰望家声的振壮,无论征途多么遥远,身境多么艰难,或无边的漂泊也不会感到孤单,只要随时回头看,匡庐圣治峰之胜景,鄱阳湖潋滟之波光,江州浔阳江上之歌声,太平乡常乐里绕繚之乡音,永清村那千年馨香馥馥之故土,将是我辈最神往的港湾,也是最萦绕怀念的地方。
二零一三年正月初二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x44565f5m21y.html
上一篇:定性
下一篇:原来无意间的作为也能成为乐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