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桂堂遐想
位于川东门户,长江三峡之翼的双桂堂,出县城西南十二公里就到了,这是一座蜚声东南亚的佛教圣地。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距今三百四百十余年,七重大殿西十二天井,占地百余亩。其庙终以庙内金银两株桂花闻名遐迩近些年
位于川东门户,长江三峡之翼的双桂堂,出县城西南十二公里就到了,这是一座蜚声东南亚的佛教圣地。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距今三百四百十余年,七重大殿西十二天井,占地百余亩。其庙终以庙内金银两株桂花闻名遐迩近些年,我常来这里。是游是逛是参观是拜佛,我都说不清了,这倒不是于佛门不公不敬,而是每次都非个人意志所为。要么陪同上头来的,要么是友邻单位的,或是所谓学习考察的,或是开会办公来此。故曰:不及公差,频繁极了,一年里少则也有三五七八回。
来得多了,看得多了,也可能看惯了,见怪不怪,见奇不奇了。
尽管如此,不知为什么,每次来到这里,一进山门入关圣殿,我自觉不自觉地双脚并立,稍顿片刻,然后缓缓移去。是稀奇所致,还是同感共呜的效应,在我想来思去,恐怕是二者兼而有之的结果。
关圣殿正面坐着关云长,两边还有四大天王。关云长乃蜀国皇帝刘备的大将军,自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起,随刘备南讨北伐,身经数百战,为蜀国建功立业打天下的武官大将,为何不该油然生敬意呢?所谓同感共呜,莫过于皆因一“武”之感,平生虽未为军中将帅,可毕竟是军前小卒,戎马生涯二十载,艰辛的军旅生活,无功亦有劳,无百战之数也有一战之历。由此,历史的悬殊与将卒的差异,其实概莫例外,皆为“一武夫”。武夫之感可谓特殊之感!然为心生敬意之一。其二,我虽未遍游神州山川,然有西南报国寺,峨眉金顶寺,乐山大佛寺,新都宝光寺,还有云南的东北的一些众多寺庙,也曾游过几处,很少在寺庙里见到“关公圣像”。这怕是谓之稀奇所在了。
真正的理解“双桂立关公,护法镇山门”的本意,还是那老和尚释妙的讲述。一次陪上头来宾,请方丈导游,他讲起这样一个传奇故事:
蜀将关羽,奉皇帝刘备圣旨镇守荆州,因不慎中计败走麦城,被东吴大将吕蒙俘而杀害。关云长死后其魂不散,悠悠荡荡飘游太空,魂绕荆州当阳的玉泉山,口口声声疾呼:“还我头来!”孤魂嚎啕惊醒了玉泉山长老普净。普净长老走出寺院仰面一观,只见月明风高的天空中一武将,手提青龙偃月刀,坐下骑着赤免马,左有白面护将,右有黑脸虬髯相伴。长老定晴一看,料定空中来人必是关羽无疑,急忙召唤:“云长安在?”关羽听得招呼,立即落下云头跪于长老面前,欲求还身显灵,报斩头之仇。普净劝曰:“今将军欲还身报仇,那五关六将之人头,且向何人讨还?”
普净长老一席话劝散了云长冤魂,关羽大切大悟,决意归顺佛门庭,被封为佛门“护法神”,坐镇寺院护山门。原来如此,关公入佛门,长享烟火供奉,当是“武夫”之幸之乐也!
“宝地森森万木秀,空门缈缈双桂香”。一九八五年冬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老[魏传统]游双桂提诗赞叹。现在看来,与其说赞佛门双桂森森,不如说甚赞庙内关公独尊。当年过关斩将,百万军中取首级的古人亦能偃旗息鼓,败而服输,弃仇不报,入佛门留芳百世,一享万人供奉。所以,每每来到这里,站在关公像前,作为一个搞教育工作的人,想古人,看今朝,浮想联翩起:我想到了吴蜀联盟,想到了几番国共合作,想到了我们宽宏大量的统战政策,想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更想到了祖国的统一,台湾岛屿的骨肉兄弟姐妹——
建国五十多年来,历届人大会议,政协会议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屡屡数十次,数百次的召唤——台湾回归祖国!多少仁人志士为此而奔波,有的甚至带着终身遗憾而成古了。试想,而今台湾作何感想?陈水扁欲悬崖勒马,还是引火烧身?台湾不归,国人之忧,台湾何时归,国人之盼!
常言大将风度,中华民族古有先例,中国共产党素以宽大为怀,更有“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一惯方针。关公尚能砍头不复仇,何况党派之争,都是炎黄子孙。台湾当局若以大将风度,不仿学一学关公,顺天顺地顺民意,祖国早统一,海峡两岸兴。回来吧,台湾!大陆人民在呼唤,张开双臂迎接你!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xd7f484smttm.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