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疼的果子不上色,偏爱的孩子不成才
家乡有句老话:“偏疼的果子不上色”。别说,还真是那样。邻县是鸭梨生产大县,一到了夏天,就会有好梨农开着三轮车来我们这儿卖梨,有的梨套袋子,有的梨不套袋子,两种梨的颜色、口感、形态却大不一样。不套袋的颜
家乡有句老话:“偏疼的果子不上色”。别说,还真是那样。邻县是鸭梨生产大县,一到了夏天,就会有好梨农开着三轮车来我们这儿卖梨,有的梨套袋子,有的梨不套袋子,两种梨的颜色、口感、形态却大不一样。不套袋的颜色发绿,口感甜,样子却不怎么好看,有虫咬、风扫的痕迹,粗糙的外表能透视出它们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而套了袋子的梨,颜色淡黄,表面光滑、美观,吃起来却没有不套袋子的梨甜。套袋子是出于梨农对梨的偏爱与保护,为了能买个好价钱。但是梨是用来吃的,我们在对两种梨进行对比后,都喜欢买不套袋子的梨吃。同样,对于梨是这样,对于树是这样,对于人也是这样,难怪人常说“偏爱的孩子不成才”。
在农村,多数人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养儿防老,好多人不顾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一个到几个孩子,直到生下男孩方肯罢休。父母对男孩给予了太多期望,传宗接代、赡养双亲、担当家庭重任。然而,却因男孩的娇贵与来之不易,许多家庭在不知不觉中选择了娇生惯养。娇生惯养与担当重任是矛盾的,也构成不了因果关系。因为,不经历风雨的洗涤、岁月的磨练,大树不会成材;不经历生活的苦难、实践的锻炼,男孩不会成长成顶天立地的男人。
说挑食。不论是畜禽,还是鱼虫,如果没有疾病,只要有足够的食物,是不会有因挑食而饿死的。同样,人也是一样,没有因为挑食而饿死的。上到官员腐败,下到百姓饮食起居,只所以有这些不良风气和习惯,是因为有它滋生的土壤。父母总是但心孩子吃不好影响身体,于是孩子稍不爱吃,父母就想尽千方百计打开孩子的嘴。久而久之,孩子被娇惯成挑食的习惯,不食太多人间“烟火”,吃饭变成了满足嘴的一种强烈欲望。当一个孩子正常的饮食无法下咽时,“节俭”这个词便从此与他无缘。因为他一生所购买、做出的食物,未必都可口,不吃的怎么办?扔掉吗?
吃饭看似这么简单的生活小事,却能教会孩子太多做人的道理。不可挑剔,要感恩父母为我们准备的丰富食物,与父母不仅要分享美食,更应该分享剩菜剩饭,表达对父母的爱;不可浪费,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接受不好吃的食物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品质,更是对物欲淡泊的开始,培养的更是一种宽容与大度的气质。能顺应自然吃得下粗茶淡饭,也能吃得下山珍海味的人,才是随遇而安之人,才是包容万物之人。
在城市,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会有偏爱,但是会有溺爱。就一个孩子,父母的一切就是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能专心学习一些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于是孩子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
说劳动。每个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当官吗?我想,每个孩子最后要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即便是有一天能高官厚禄,也必须从一个普通劳动者步步过渡。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或有危险,就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权力。从小就没有让父母放心过的孩子,长大后能担当重任吗?一个连父母都不能信任的人,能让别人信任吗?能让未来的另一半信任吗?再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务劳动。
俗话说:“放手是一种爱。”孩子大了,就要“断奶”,让他自己去经历,去成长。过多的保护与限制,就会变成一种控制,让孩子失去自主发展的权力和机会。
证严法师说:“如果一个父母常常担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会没有福气,因为福气都被父母给担心掉了。”她还说:“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气,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担心他的孩子。”
长大后,那些在兄弟姐妹中不成才或过得最不好的,往往是父母过于偏爱的孩子。真的是“偏疼的果子不上色,偏爱的孩子不成才。”偏爱,偏出来的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对父母过度的依赖,却不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坚强的品质与担当的意识。
我们爱自己的子女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是要爱之有度。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生活上的独立,还要培养孩子精神上的独立,更要在孩子工作后培养他们经济上的独立。请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多多为他们祝福就是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zawen/lsi67556dmg2.html
上一篇:也说春晚
下一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画悲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