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话
前些时候在电视上看秦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紫玉金砂》很成功的一部片子。一听片名就知道跟紫砂壶和茶有关系。该片很好的把中国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茶文化演绎的非常精到、透彻和够味。秦汉别的片子我不太喜欢的居多,
前些时候在电视上看秦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紫玉金砂》很成功的一部片子。一听片名就知道跟紫砂壶和茶有关系。该片很好的把中国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茶文化演绎的非常精到、透彻和够味。秦汉别的片子我不太喜欢的居多,但这部片子他演得太好了,如果对中国茶文化不太了解或者不喜欢品茶的人不可能这么成功。对我这个现在嗜茶如命的人来说,自然少不了勾起对往事与茶有关的回忆。
我父母与59年从福建省福州市的连江人民解放军部队转业,带着我两岁多的哥哥来到这千里之遥又很陌生的塞北银川,我六十年代初出生在这里。虽然我父亲在福建这个产茶饮茶的大省待了六年多,母亲56年来到福建嫁给我父亲,很快就学会了很难听懂的闽南话。然而品茗没有学会,可能在部队与地方联系不多有一定关系吧。我们家喝的茶就是福建产的茉莉花,真是香气宜人呵。我们家的条件在当时已经不错了,因为父母都在商业系统工作,整点好茶还比较容易,不过茉莉花就是很好的茶了,家庭条件差一点的一般都喝粗制的砖茶。我记得很清楚每到过大年前,父母大人都要给山东胶东老家的亲戚邮寄一些茉莉花茶,看来我老家的人也喜欢喝这种茶。当地的回民都爱喝一种八宝盖碗茶,砖茶、青茶之类、核桃仁、芝麻、经火烤制的大枣、沙枣、苹果干、桂圆,白糖或冰糖用盖碗喝,盖碗放在土炉台上热气腾腾,喝的满身热乎乎的,据说这茶最刮油,要不回民一般居瘦的多。我那时还小很少喝茶,偶尔喝一次感觉闻着很香喝起来又苦有涩,所以平常很少喝。
七十年代末,我从郊区农村抽上来被安排到银川宁夏区物资系统的一家经营建筑材料的公司的财务科工作。我的师傅姓马,他有三大嗜好:抽烟、喝茶、饮酒,对他来说缺一不可。因为他早在六十年代就被医生判了死刑,因胃癌做了切除手术,医生说他活不过半年,出院给他开了一大堆药让他坚持服用。他想开了反正活不长了还不如给国家省点医药钱,他丢掉药瓶拿起了酒瓶。结果到我去科里时他还活的好好的,吃饭比我们年轻人都多。但是这么多嗜好在当时计划经济想满足就得降低档次,最便宜的茉莉花茶一月至少三斤左右,用五颜六色的头绳手工钩制的杯套套在罐头瓶子当茶杯子,因为他喝很浓的茶,喝一口就要往里蓄水;抽工字牌雪茄烟够劲便宜,他一抽我可遭罪受了,很呛人难闻我的鼻子都不通气了,谁让他是我师父呢。
我对茶的了解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在逐渐积累。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北京物资学院进修两年,同宿舍六名同学正好南北方人各占一半。南北喝茶的品种、习惯大不相同。南方的同学以喝绿茶为主,我上铺老广有时喝点红茶,我们这几个北方佬基本以茉莉花、青茶为主。当时我以为它们才是最好的茶,而绿茶感觉不上档次。直到有一次我的茶叶用完了,无奈之下向一湖北同学要点茶叶,嘴里嚷嚷者说:“我的茶叶没了,拿点你的破茶叶,也就将就着点吧”,同学听后笑而不答,谁知我一喝才知道还有比茉莉花更好的茶呢,它经冲泡后发出一屡屡青草般一种自然的香味,第一道茶并不浓,第二、第三道浓度才达到极致,而且经久耐喝。从此我赖上了南方的同学尤其是云南、湖北、安徽等地方的同学。他们假期返校时给我带些新绿茶。那时我们家里很少见到新绿茶。
后来毕业搞物资流通工作,一年里天南海北不闲着,走到哪里是人不离茶、茶不离人,如果一天不喝茶人整个是无精打采。这么多年从碧螺春、龙井、到现在的铁观音、普洱茶正方兴未艾。记得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因为业务需要经常开车去兰州,十多个小时到了兰州,一路劳顿,口干舌燥、嗓子冒烟、浑身疲乏,直奔兰州火车站的茶馆,来一碗三炮台八宝盖碗茶,一定要放冰糖,睡在躺椅上,一碗接一碗地喝,一个多小时茶喝透了,一身的劳顿、燥气荡然无从,舒服极了,这才去办事,至今难以忘怀。现在想想无非是一些极普通的青茶,在西部这种气候以及饮食习惯更适合吧,因为这是穆斯林发明的茶。
全国各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饮茶的差异性不小,我认为这跟气候、饮食、风俗等有很大关系,有约定俗成的东西,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这些差异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一千多年历史的茶文化。92年我去新疆参加西部边贸洽谈会,在乌鲁木齐市,当地人招待我们吃饭都要上一道手抓饭,非常好吃,但又很油腻,好吃难消化,餐中自然会上一盆青茶,喝了它你就不会消化不良。
我记得曾经盛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各单位一年一次的茶话会。实际上按现在的解释应该集年终工作总结、座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活动。买些瓜子、糖果、每人一杯青茶,最后一些男女同志还表演一些游戏、文艺节目,在哪个文化娱乐很单调乏味的时代,自然大家都是很高兴。
我认为品茗虽说要有一定讲究,但也不必故弄玄虚,过于夸张了。比如有些南方以及日本的所谓茶道便如此,我并无任何恶意,因为饮茶在中国毕竟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如果那么麻烦费事,饮茶的真实意义有何在呢。
2008.10.2定稿于银川顽石斋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x4f85s54hmm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