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条旧闻后面的解读
如果有人请一个只有小学程度的人任大学里的教授,当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笑话,这时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就算请的这个人头脑发热,那么教育机关的人也是不容许的。要知道教授是靠文凭、资历、论文等各个方面熬出来的,
如果有人请一个只有小学程度的人任大学里的教授,当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笑话,这时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就算请的这个人头脑发热,那么教育机关的人也是不容许的。要知道教授是靠文凭、资历、论文等各个方面熬出来的,岂是你小学程度就可以随意来做的。不过这种事情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而且是从一个学校里面里面发生的,这就让人不由的对这两件事情去认真的解读,感受其中不同的味道。
民国的时候,当没有读过中学的沈从文报考大学失意时,没有自弃,而是静下心去读书,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始,不耻下问,孜孜求教与当时的名流大家,投身与文学创作中,很快就写出了《边城》等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而这个时候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先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聘任沈从文到北大文学院当教授,给学子们讲课。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胡适先生那不拘一格取材的方式和作风都让人叹服。
而在前不久的时候,04年吧,也是北大。在成龙这个国际功夫巨星到北京的时候,这个时候成龙的知名度如日中天,四海之人尽知,北大做出了决定,聘任只有小学程度的成龙为特座教授。以成龙现在的才识,无论到哪里当个教授是可以胜任的,可是成龙没有这个兴趣,这也不是他的追求所在,而且现在的北大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名校,名声是大的没法可说,可以说北大缺什么也不缺名,可是北大却聘任成龙为名誉教授,纵有千般说辞,也难逃功利二字的影响。
同样的两件事情,同样的学校,确是不同的人做出的决定,细细品读,胡适先生的取材不论门第,只论成绩的独立治学的大家风范表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当时的北大缺少的正是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的人才,而引进这样的人才对北大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而如今不能说北大就不缺少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人才了,相反的是北大的名气太大的,它不缺少的就是恰恰是虚名,而聘任成龙这样不来讲课的特座教授能给北大的发展带来什么,除了吸引来众多眼珠的关注外,不会带来什么新的改变。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人生的极其重要的阶段,只有独立独行品格的大家能带给它带来鲜明的治学风格,从而影响众多的学子的学养。而如果院长成了管理官员,从一个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那带来的就是另外的结果。这也许就是为人作为高下的最好判断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zawen/xdf6584dh03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