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傲放翁亦花痴
花时遍游诸家园(三首之一)陆游 看花南陌复东阡,晓露初乾日正妍。 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 文人多花癖,其中花叶丰茂,婀娜多姿,娇妍超凡,神韵若笑的海棠尤其得人偏爱。海棠,又名花尊贵、花命妇、
花时遍游诸家园(三首之一)陆游
看花南陌复东阡,晓露初乾日正妍。
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
文人多花癖,其中花叶丰茂,婀娜多姿,娇妍超凡,神韵若笑的海棠尤其得人偏爱。海棠,又名花尊贵、花命妇、花戚里、蜀客、花贵妃、花中神仙,别号甚多。较之梅花与牡丹,海棠别有风流处。陈思《海棠谱序》称:“世之花卉,种类不一。或以色而艳,或以香而妍,是皆钟天地之秀,为人所钦羡也。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特注意焉。独海棠一种,风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下。”他认为梅花绽放于春前,牡丹盛开于春后,因此容易引起文人墨客的注意与青睐。相对而言,人们对海棠较少垂青。但是,实际上,海棠风姿艳质不在梅花与海棠之下。其对海棠的评价不谓不高。宋代之时,社会上几乎涌起一股“海棠热”,甚至出现了多部研究海棠的专著,除刚提到的《海棠谱》之外,尚有北宋沈立的《海棠记》。《海棠记》曾载:“尝闻真宗皇帝御制后苑杂花十题,以海棠为首章,赐近臣唱和,则知海棠足与牡丹抗衡而独步于西州矣。”不仅皇家喜爱海棠,宋代文人雅士也开始有意识引种栽培海棠。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到闸口探望学生邵民瞻,并将所携海棠栽植于邵氏天远堂前。之后,苏轼来书必问:“海棠无恙乎?”邵氏则报:“海棠无恙。”苏轼尝作《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在当时广为流传。至南宋,还出现了一个“海棠颠”。这个“海棠颠”就是陆游。
淳熙三年(1176)二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在成都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巴蜀的海棠在唐时已名闻天下,至宋代更胜。陆游在这里简直作了花中神仙。
逢初春时节,群芳遍开,娇媚优雅,陆游乘马出游,观赏诸家园林的海棠。诸家园包括燕王旧宫所在的张园、碧鸡坊的王园、赵园、施园、范园等,它们均以海棠著名。这首诗首句即写清晨时走马看花的情景。其中“南陌”、“东阡”,类似“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用法,是为互文,言指不同地方。而此时露水刚刚被正挂天空明媚的太阳晒干,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诗人自然满心愉悦,于是乘马到碧鸡坊。碧鸡坊的海棠极为奇特,是当时人们春游的首选之地。据宋代周煇《清波杂志·别志》记载:“巴蜀风物之盛,或者言过其实。东南士大夫自彼归,皆有土旷人稀之语。顷有叩蜀事于张子公文定公者,亦以此答。然海棠富艳,江浙无之。成都燕王宫碧鸡坊尤名奇特。客云:碧鸡王氏亭馆先中植一株,继益于四隅。岁久繁盛,袤延如三两间屋。下瞰覆冒锦绣,为一城春游之冠。石湖范至能词‘碧鸡坊里花如屋,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谓是也。”陆游为浙江绍兴人,之前自然也没有见过巴蜀之地富艳的海棠,因此必然要到碧鸡坊一观。走马坊中,市人皆唤其“海棠颠”。可见,陆游痴迷海棠之名早已远扬,并且诗人自己也很喜欢这个“海棠颠”的绰号。诗中寥寥数语塑造了一个痴迷于海棠的诗人形象。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zawen/xf8u78du0gy0.html
上一篇:初见著名作家王蒙先生
下一篇:黑色海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