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擎起社会的良心

用道德擎起社会的良心

异事杂文2025-03-28 23:19:42
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结束了。其中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等模范人物的事迹感人肺腑,荡气回肠,如歌如泣,净化灵魂。用道德擎起社会的良心,这正是道德的力量,道德也属社会的主旋律。道德,以善恶评
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结束了。其中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等模范人物的事迹感人肺腑,荡气回肠,如歌如泣,净化灵魂。用道德擎起社会的良心,这正是道德的力量,道德也属社会的主旋律。
道德,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老子说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体。“德”指具体事物“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社会的发展轨迹如果用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搭建的德来支撑,以德治国,贞观之治般的和谐社会就会在我们眼前了。
我们常常抱怨,德不行其道,社会缺失诚信,在丧失社会的良心。也许这就是现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财富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地追求财富,过分的渲染大款,甚至不择手段,这就会混淆视听,指鹿为马,违反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的社会准则,造成的后果是一切向钱看,大款小款缺少社会责任感,长此下去,就会突破了维持社会健康存在的“德是社会良心”底线。这是谁的责任呢?
首先是国家的责任。我们在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安邦的理念,是切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的。依法治国就是要确保社会公平和发展秩序,来确立一个“道”的规范,在世界一体化的建设中,更多的体现法制、规则、规律和秩序,让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以德安邦就是要在依法规范的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组织、社会力量、运动着的矛盾双方获得和保持和谐、相容、互赢的运动状态。这是国家主体的责任。
其次是民众的责任。“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能治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之”。努力打造小康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摆脱贫困是我们老百姓的当务之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礼仪之邦这是我们的骄傲,但我们不能否认,礼仪之邦还只是个有形的概念股,想发展成为绩优股的路还很长很远。老百姓不仅要解决仓廪之实的问题,更需要解决精神之食的问题,要用一种公平的、健康的、向上的道德观来给各个阶层的人民补钙,让民族的精神振作起来,让社会的良知浩荡起来,让民众的精神世界里铭刻着一种感恩的心和一种博爱的心。用道德擎起社会的良心,我们的大家庭将是多么的温馨和和谐呀。
还有就是社会的责任。精神文化的的传承管道要起到反腐朽,去伪存真,弘扬主旋律的责任。组织也好,文化使者也好,要用更多的社会良知,以道服人,以德示人。不可否认为追求民众的眼球,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媒体开始批露社会的缺陷吸引民众,揭开名人的绯闻、露点、潜规则取悦于民众,传播小道消息和道听途说为民众增加茶余饭后的佐料等等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良知的泯灭和社会道德沦丧的表现,是社会腐朽和社会浮躁的传播者,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么?社会责任尽到了么?
我们不能没有信仰,我们不能没有追求,我们不能没有责任。用一种健康的道德观来擎起社会的良心这难道不是我们需要努力实践的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