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桂花香

永远的桂花香

笛卡儿坐标杂文2025-03-28 19:13:43
我是在剑冰老师的博客上,看到这篇文章的。初读这个题目,眼前不由一亮,几乎有些迫不急待地去读它。这缘于我对桂花独特的情结。我的童年是在南国渡过的,曾经我居住的大院里,有两棵高大的桂花树,每到秋季,两树繁
我是在剑冰老师的博客上,看到这篇文章的。初读这个题目,眼前不由一亮,几乎有些迫不急待地去读它。这缘于我对桂花独特的情结。我的童年是在南国渡过的,曾经我居住的大院里,有两棵高大的桂花树,每到秋季,两树繁花,簇簇拥满枝头,偌大的院子,处处氤氲着桂花的甜香。尤其逢了雨天,微风习习,雨丝斜飞,桂花一朵一朵扑簌簌飘落,整个小城都浸润在桂花绵绵的香馨里……长大后回到北方,很长一段时间,无缘再与桂花相见。然而桂花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以至于每到八月的季节,我总会忆起她的甜香,忆起那一簇簇小米粒一样的花朵。
我欣喜有人也喜欢桂花,更欣喜有人写下桂花的文字。我想知道,桂花在一个著名作家的眼里心里,有着什么样的形象和感受。
开篇的文字没有桂花,而是意外地引领我,走进位于大别山的新县鄂豫皖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的空气很凝重,亦如作者的心。于是我看到一串串用月份细心串起的数字——鄂豫皖根据地牺牲的烈士名单。上到红军高级将领,下到普通的红军战士,更有一些年轻坚强的女性。一月,二月,三月,四月……每一个月都有一份烈士牺牲的名单,都有一个个惨烈而感人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似一幕幕激烈的影像,撼动我的心扉。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作者特意一字一字摘录下的张泽厚烈士的一段日记,“昨天我在河里洗被子,我正在洗着。听见天空中像下雪一样的响了一阵,我仰头一瞅,啊!原来是一群小鸟在空中飞着响呀!”如作者说,这个“画面中闪现出一个昂扬着青春的生命,一颗活力烂漫的心。”而透过这个感性的画面,我同时看到了一颗向往美好,自由,和平的心。想到这颗年轻美好的心,为了今天的幸福和平而逝去,我的心很疼,由不得热泪盈眶……
当然,我还是记着这篇文章是该有桂花的,也还疑虑着这篇题目为八月桂花的文章,怎么长篇幅都是关于烈士的文字。但由于文章的气氛太凝重,故事太感人,它吸引着我依旧沉浸其中。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直到九月,一路读下来,甚至还有一些不该成为烈士的烈士,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或壮烈或令人遗憾的故事,同样被作者细心记录下来。我突然想,设若他们冥冥有知,人们未曾将他们遗忘,一个作家正用他的文字,用一颗真诚崇敬的心引领着人们把他们缅怀,他们孤寂的灵魂,会不会深感慰藉……就在这时,我看到了文字里的桂花,一丛一丛的,长在纪念馆外。密密匝匝小米一样的黄花,开在夕阳中,在十月的风里,“把扑楞愣的香气浓浓地泼撒。”于此,我的心怦然而动,目光跃回开篇时那一串用月份组成的数字,又落到下面一段撼动人心的文字上:
“石头以沉默替代了歌声。沉默是巨大的,轰然一般的乐曲,像雨、像风,洒过我的肩头。一月二月三月四月连起的八月啊!一棵棵绿树挂果了,一田田庄稼收割了。有人说,看见农村的草垛了吧,一丛一丛的草堆起来,才堆成那个垛。活着的人就是草垛的尖尖,不知有多少生命把他们垫起来。”
是了,桂花香在八月里,为了这一季的芬芳,之前要历经多少寒霜酷暑,来一月一月,一点一点酝酿积聚她的清香。而我们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不也是那一月一月里,一个一个逝去的英烈,用生命为我们打开桂花般甜蜜的生活吗!
“我以前不认识桂花树,没有想到它的花是那么微小,正是其微小,才要更多的花一齐开成阵势。让人怀想、让人涌泪的八月,八月的花落在地上,也还是香尘一片。”我恍然,为此篇布局的严谨,构思的精巧深为感佩。原来,我记忆中的桂花,远远不可与于作者笔下大别山的桂花相比,这里的每一粒桂花,每一缕萦绕空中的桂花香,那都是烈士们不朽的英魂啊!
《八月桂花》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子,在我平静已久的心湖里荡起层层涟漪。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读者都会与我同样的感受。记得曾读过鲍霁谈散文写作的文章,在说到散文的立意,结构和情致时,他说,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情致则是一篇文章的血肉。我觉得他说得真好,如果要为这个说法找一个典范,那么《八月桂花》真是太合适不过了。纵观全篇,一脉幽香始终贯穿其中,而这脉幽香,便是桂花香一样的,用生命为我们打下江山的无数英烈。《八月桂花》的立意深且远,有了如此灵魂的文章,怎能不引起读者的共鸣呢。而其布局构思,更是出人意料之外,可谓曲折委婉,又不落痕迹、自然而然地引人入胜。这篇文章最打动人心的,还是它的情致,这是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作者把含蓄炽热的情感隐匿于桂花香中,借物抒怀,尤其是烈士日记和文章结尾部份,真正是以情动人,融情入理,与主题丝丝相扣。如果说《八月桂花》结构精巧,那么它更是以意取胜,以情感人。譬如此时我写着这篇读后感,耳畔一直萦绕回响着《十送红军》的民歌,文中的影像,历历在目……

后记: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如果骄傲,即使身为天使,也会沦为魔鬼;如果谦卑,虽是凡人,也会成为圣贤。”《包容的智慧》作者之一星云大师亦说,“为什么要谦卑?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为什么要自尊?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怯懦的。”每当我读剑冰老师的文字,时常就会记起这些话……他的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善良悲悯的情怀,对生命的平等和敬重,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无时不透视出他的人品,我想,这才是写好文章的关健所在。因为一个作家,首先要有着好的人品,才能有一个好的文品,才能书写出好字,才配写字。这,也正是王剑冰老师得到无数读者敬重的缘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