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根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时时的心存善念,以一颗博爱之心传播善良和美好,那么出家与在家,信佛与不信佛,诵经与不诵经,朝拜与不朝拜又有什么区别呢?--题记人流潮水一样的涌向庙宇,怀着和别人一样的虔敬,我陪同母亲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时时的心存善念,以一颗博爱之心传播善良和美好,那么出家与在家,信佛与不信佛,诵经与不诵经,朝拜与不朝拜又有什么区别呢?--题记
人流潮水一样的涌向庙宇,怀着和别人一样的虔敬,我陪同母亲融化在这股强大的潮水中。这一天是农历4月18日,传说是佛祖释迦摩尼的生日,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纪念佛祖的日子。也是善男信女进香求佛的日子,我从人流的庞大感受到了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随着渐行渐缓的人流我们不由自主的被人群推到了寺庙门前,也就是释迦摩尼的息身之所,庄严的朱漆大门,门前两尊石头狮子昂首而立,象征佛法的尊严吧,卖门票的工作人员排了很长的临时售票处,忙碌的不可开交,拥挤的没有秩序的人群摩肩接踵。此情此景不由得我心生悲哀,为佛祖暗皱眉头,我虽不谙佛法,但是我想这番景象绝不是释迦摩尼所欣然应允的吧。
进庙哪有不烧香的,而今日的香品却比平时昂贵了好多,缭绕的香烟浓雾一样扑面而来有些刺鼻,很多人貌似虔诚的点燃手中的香品,却是没有秩序的,毫不谦让的左推右拥,急急的去佛祖面前殷勤,我私下里想,佛祖的慧眼看到的不仅仅是今日朝拜的表现,也不会为朝拜者的众多而沾沾自喜的,这些朝拜的人心里都在想什么呢?是不是自私自利的祈求佛祖保佑,自己早日升官发财中大奖,然后超级享受一番呢?佛教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五百多年里,他看见了多少人和多少事呢?其中的善恶美丑都尽收眼底了吧。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佛的含义和宗旨呢?那些坚持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能来朝拜的人们,他们也是心存善念的,佛祖就不施佛光和恩惠了吗?为了不让母亲受到拥挤,我们不得不站到人群外面在一个角落里,默默的祈佑。
虽然我知道所有美好的愿望都是靠行动和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的。就像梁启超先生在《学问的趣味》一文中所做过的比喻,他说冬天晒太阳的滋味舒服透了,但‘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为了尊重母亲的意愿,我还是陪着母亲来大寺庙进香了,随波逐流一回,感受一下人群里面的孤单和寒冷的感觉。
从庙里出来的时候,我在路上看见了几个乞讨的残疾人,和一个跪乞学费的小女孩,而很多路人都是一脸的冷漠,视而不见的,我的心里无端生出很多的没落和痛楚,若今日前来朝拜进香的人们,都能献出一点点的爱心,每一个人即便拿一元钱,这样庞大的人群,也会成全他们孱弱的生命简单的生活的。佛光普照,却不能照亮所有人的心灵。佛门虽近在咫尺,但是佛心却在天涯海角。
记得母亲节的时候,女儿借花献佛,送我一串菩提根,我说:“都说菩提本无树,何来菩提根?”释迦摩尼佛据说就是在菩提树下觉悟的,我们就当有菩提树吧。我欣然收下女儿的礼物,那一片孝心就是菩提根啊!那是善念的传承,而善念在人类的历史上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的传承者。
至此,我想起了很多,那些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便开始教我们走路学语,传授善良和美好的人们,那些教授我们知识和技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的人们,心中是不是都种下了菩提根。菩提树枝繁叶茂的生长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啊!我感觉我是找到了菩提根,菩提根就是支撑我们生命的理想和信念啊,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位朋友,他身患残疾,但是心地善良,意志坚定,用自己坚定的毅力克服来自身体的不便,学习到很多的常人想象不到的知识,并且无私的传播这些知识,任何一个朋友有问题,他都能够坚持,不厌其烦的教授,并且以一种释然的人生态度开导和安慰有疑惑的朋友,更可贵的是,他自己坚持工作,即使每个小时只有1。75元人名币的收入,他依旧在坚持工作,简单的维持生存的状态,而不接受嗟来之食。在这样的朋友面前,我忽然感到自己是渺小的,而这位朋友是健全的高大的,他有及其宽阔的胸怀和视野,他顽强的精神感动着我,也感染着我。菩提根在我们的心中。
走进佛法浩叹佛法无边……。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l64f4fssiy2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