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酒前后
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饮酒了,那时候的想法很愚蠢,认为饮酒很酷。另外也是受中国人长期以来的观点所影响,身边的人也总是说:不会饮酒以后再社会上吃不开。甚至还听说不饮酒不抽烟的人是自私的人,有没有依据呢?无稽
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饮酒了,那时候的想法很愚蠢,认为饮酒很酷。另外也是受中国人长期以来的观点所影响,身边的人也总是说:不会饮酒以后再社会上吃不开。甚至还听说不饮酒不抽烟的人是自私的人,有没有依据呢?无稽之谈。和尚法师不饮酒不抽烟,自私吗?反而是以大慈悲大智慧来度众。饮酒抽烟,于己于他,皆有不利。我以前好饮,但是没量。还常常不知耻地自比于东坡先生,东坡先生说过,自己是世上最好饮的人同时也是世上酒量最小的人。我的酒量也很小。常常一瓶啤酒我就脸红,若是喝得急了,我的胃就会翻江倒海了。白酒更不行了,顶多二两,这还得是好酒,市场上的劣质酒都是酒精兑的,我更是招架不住。每次场合我都架不住众人劝酒,每每喝吐,头痛欲裂,然后就会发誓说再也不饮酒了,结果下次还是继续上演。深为之苦恼。这一切皆因不明白饮酒对健康的害处。虽然我是三宝弟子,但是依然难以割舍对酒的欲望,尤其是炎炎夏日,中午必来一瓶冰啤酒消暑。自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真是惭愧至极。
后来发愿戒酒缘起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紫色菩提》,中有一文提到了“饮酒三十六失”,林清玄先生以前也好酒,他知道这个之后就发愿戒酒了。我深为之震动,也深感惭愧,同样是三宝弟子,我若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何谈修行。遂发愿今生不复饮酒,并在佛前忏悔因饮酒所造诸恶业。现将“饮酒三十六失”抄录如下:
一,不孝父母。二,轻慢尊长朋友。三,不敬三宝。四,不信经法。五,诽谤沙门。六,讦露人罪。七,恒说妄语。八,诬人恶事。九,传言两舌。十,恶口伤人。十一,生病之根。十二,斗诤之本。十三,恶名流布。十四,人所憎嫌。十五,排斥圣贤。十六,怨黩天地。十七,废忘事业。十八,破散家财。十九,恒无惭愧。二十,不知羞耻。二十一,无故捶打奴仆。二十二,横杀众生。二十三,奸犯他妻。二十四,偷人财物。二十五,疏远善人。二十六,狎近恶人。二十七,常怀恚怒。二十八,日夜忧愁。二十九,牵东引西。三十,持南著北。三十一,倒沟卧路。三十二,堕车坠马。三十三,逢河落水。三十四,持灯失火。三十五,暑月热亡。三十六,寒天冻死。
发愿至今已有两月,自戒酒后,感觉愈加头脑清醒,再无头痛、发痒等症状,而且体力也更好,胃口也好。初期还是对酒有欲望的,尤其是现在是夏天,中午吃饭总还想来一瓶冰啤,而且朋友也常常在这个时候劝酒。我还是忍住了。时间长了,现在已经不去想酒了,每闻到酒精的味道总是捂鼻。在众多重要场合,甚至是离别的场合,我也真的没有再饮酒了,而是以茶代酒,朋友们也都能理解。倒是身边的人,还是会有经常喝醉的,喝得多了到处吐得都是,劳烦亲人或者朋友为之清扫秽物、照顾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健康无益。劝说,也无用。我自断酒后,也就不会再因酒精有损健康和福德了。人呐,年轻必须要注意健康,现在图一时欢快,年岁大了,一切果报到来,后悔就晚了。
而且饮酒引发的悲剧也不在少数。身边就有人饮酒过多引发呕吐,结果窒息死亡的,还有学长饮酒过多过马路被撞死的,有酒后失态造成朋友间关系紧张的,酒后失言引发冲突的。皆是饮酒过度所致。我不主张人人禁酒,但是要适量。酒,本来是自然界一种物质,夏朝第五代君主少康把它发扬光大,曹孟德有诗句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竹林七贤也是个个好酒,诗仙太白更是一代酒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中国酒文化确实是源远流长,而且对于文人墨客,酒也是艺术的源泉。放在现在来说,无论是海量还是一杯辄醉,都应该适量而行,因为现在酒的品质也良莠不齐,能不饮酒就不要饮酒。愿饮酒造成痛苦的人啊,早日戒酒,还得清净。酒和金钱一样,本无好坏。杯中之物,清浊在乎人心。
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2014/7/20于苏州昆山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lddu48sf5y1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