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看雨后的那道彩虹

等看雨后的那道彩虹

粲如散文2025-04-10 03:11:21
夏天的午后,西南边乌云陡长,一会儿就遮盖了半个天空。倏然,一道闪电劈空而下,雷声乍起,大雨倾盆……雨虽大,持续时间却很短,不多时就雷停云散。忽然间,有看彩虹的念头。急忙从值班室到后山,登石级,上山顶。
夏天的午后,西南边乌云陡长,一会儿就遮盖了半个天空。倏然,一道闪电劈空而下,雷声乍起,大雨倾盆……
雨虽大,持续时间却很短,不多时就雷停云散。忽然间,有看彩虹的念头。急忙从值班室到后山,登石级,上山顶。仰望天空:蓝天如洗,远山如黛,然而却不见彩虹的踪影。
凝视翠绿的远山,近处清新的空气里夹带着四野飘来的野花香味,不禁想起了当年下放农村当知青的那段日子。
夏日,在田间忙着插秧、割谷,突然会有风雨大作,电闪雷鸣的天气出现。但,雨骤降骤停后,偶尔会见一道彩虹凌空而出的景象。此刻,同伴们会立即惊呼雀跃,兴奋不已!
惊喜的呼叫声伴着欢乐的青春笑语随风远去后,会听到田间村民叽叽喳喳的传来“东虹日头,西虹雨;虹高日头低,早晚穿蓑衣”。
那时,自己曾一度喜欢上收集一些谚语和物候现象;也喜欢一个人独自在田野看日出日落、风起云动。生活在跌跌撞撞中行走。说来也巧,1980年居然被分配到气象站,干起了地面观测这一行。从此,算是与天气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进气象站,站给我的印象是:设施简单、生活单调、人员很少;测报组(那时称组)就一张木桌、一盏书灯、几台仪器;四个人,24小时轮流倒班。
转眼,已经33年气象生涯了。今天,在找资料时,无意间在资料柜里看到了初到测报组值班的那些气簿。欣然翻开,忽然,一页溅有淡黄泥点,浸有斑斑雨迹(或许是汗迹)的记录映入了我的眼帘。尘封的往事立即被一幕幕拉开——
那是一次特殊的风雨经历。一个夏日的夜晚,深夜1时47分左右,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我刚独立当班不久,一个人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复杂天气,脑子里立即一片空白,手足无措。慌乱中拿起铅笔和气簿,昏天黑地地冲入了瓢泼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观测场后,急忙读取了地温、气温;观测了“云、能、天”;量取了雨量值。
漆黑的夜,四处无亮,只有观测场进口处的围栏旁一盏小灯在风雨中挣扎着忽闪着淡黄色的眼;呼啸的风声夹着急骤的雨声合着远处树枝的摇动声,在寂静的夜空里示威——有点咄咄逼人的感觉。我慌乱地奔跑在回值班室的路上,扑通一声,一脚踏空,重重地摔倒在路旁。心想,发报时间将临近,顾不上脚腕的伤痛,一翻身裹着被雨水淋透的上衣,歪歪倒倒地进了值班室。
时钟滴答滴答毫不留情的分分秒秒转动着。“以航代危报、天气报、重要天气报”等等,一起压来,手颤抖地编着报文,脸上汗水混合着雨水顺流而下,落在溅有黄泥点的观测簿上——斑斑点点。
在紧张与慌乱中编发完了所有报文。可是,天气报、重要天气报都已延迟。还有其他错情达3处之多。
整个夜班在紧张与慌忙中度过,脑子一片混乱。虽然是一夜没有合眼,交班时却睡意全无,脑海里只有一幕幕风雨的重现——这可不是风雨过后的阳光、彩虹与微笑,而是雨打花落叶飞的愁怅与落寞。
也许是自尊心,也许是自信心,经过了这一次风雨后,那些对风雨雷电、云雾露霜的好奇与神往,转变成了对测报工作刻苦钻研的动力与一丝不苟的态度。曾一度为一个错情而寝食不安过;也曾经为一个疑难问题翻遍“规范”和“电码”书的边边角角过;还曾无端地为一份电报发不出而梦中惊醒过。多年的风雨兼程,虽然当下已成为一名较有经验的老观测员,但个中滋味、酸甜苦辣,扪心自知。
岁月流逝,观测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我依然故我。回老家探亲时,曾受同学之邀,参加了一两次同学聚会。老同学们在一起抚今追昔感慨颇多:曾经在高中时风流倜傥,品学兼优的帅哥们不一定就是当今的风云人物;那些当年蕙质兰心,花容月貌的靓女们也不一定就是现在的佼佼者。在我身边坐的一位男士,在校时可是不显山不露水,如今却是炙手可热的一县之长,可谓左手一指一条大路,右手一抬一栋高楼。酒席间,同学中有高昂激越者,有侃侃道来者,也有不少促膝而谈者,而我也不卑不亢,躲在屋的一角和几位要好的同学谈天气的神秘,道气象的发展,招来了一些痴醉的眼神,自我感觉良好,有些许满足,便狂饮几杯,准备打道回府。忽然,有人高喊:要去当年玩耍的地方找找感觉。
乘着酒兴,一群男女同学酒酣未醒地从酒店的长廊里走去,乘车来到了郊外——一名叫烈马山的地方。烈马山其实就是一石头高岗,棕红色的石头缝中长着稀稀落落的松柏树,其山巅象棕红色的马头,故名叫烈马山。山下有一深潭,碧绿清澈。据说,这潭曾用过8台抽水机也没有将其水抽干,是因为这潭的最深处有一大洞连着长江水。这潭的形状圆圆的,故当地人便称其为“团子”。
顺着山脚我们去“团子”里试水,而后慢慢爬山。忽然,天不作美。一大片乌云过顶,大雨把我们浇成了落汤鸡……
这时,有女同学用嗔怪的口气叫我小名,埋怨我这个搞天气的没有预告好天气。我只好忽悠着岔开话题说:这不是很好吗?找找当年雨中情的感觉呗!
同学们虽然全身被雨水浇透,却也无妨,仍然欢声笑语。一会儿,云开雨停,只见“团子”上空一道美丽的彩虹凌空而起,映在清澈的碧水里。湖面上空一群飞鸟划着园圈鸣叫着追逐,湖水里几只鸭子拍打着翅膀戏水而欢,“团子”周围的柳枝借微风轻拂着湖面,撩起圈圈涟漪。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在这雨后的清新里氤氲开来……这种情致,这种意境,瞬时打开了我们藏在内心深处的那道道怀旧的闸门。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一个清丽的富有柔性的女声在这清亮亮的郊外山水间回荡……
我心里立刻感觉出了这是徐志摩的《再别康娇》里的片段——读高中时我们最喜欢的诗。顺着声音的来向我回头一看,是我班那个偏爱文学的文静女生马兰的声音。我高兴地鼓起了掌。霎时,掌声四起,清脆的声音立即打破了这静静郊外山野的寂寥。
老同学们一个个开始活跃起来,好似变成了当年的帅哥靓女,那种被雨水淋蔫了的傻样立即灰飞烟灭了。
是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