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忧国不忘身
忧国不谋身——记温家宝答记者问一年一度的政协、人大两会相继在3月13、14日闭幕。国家总理照例要在大会闭幕后召开记者招待会。近年来,温家宝儒雅而不回避敏感话题的风格,赢得了中外记者的好评。我们不会忘记
忧国不谋身——记温家宝答记者问一年一度的政协、人大两会相继在3月13、14日闭幕。国家总理照例要在大会闭幕后召开记者招待会。近年来,温家宝儒雅而不回避敏感话题的风格,赢得了中外记者的好评。我们不会忘记他曾经在记者招待会上表达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誓言。今年他又说:“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面临的工作还十分繁重。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我以为每一个当官的都应该把“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当作自己的信念。
今年是中国发展规划“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眼下又面临物价、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这些牵动着国计民生的话题,温总理都毫不回避的在记者招待会上做了实事求是的回答。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问:“中国有一句话叫知易行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概念早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一直提到今天,请问温总理,您认为“十二五”规划要得到真正地实施,真正地贯彻落实,最难的地方在哪里?”这个问题很敏感,他实际上是在说,中国政府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
温总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我以为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我以为有两个数字比GDP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生产的比重。这两条就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力量,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
他把“干部考核的标准”作为政策落实的难点。这说明,中央已经找到了政策难以贯彻落实的症结。说明一些地方政府干部,着眼于看得见的数字政绩考核,而忽略了科技、教育这些真正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温总理把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研发经费占生产的比重,这两个数字看得比GDP都重要。指出了政府应当把科技和教育定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际上也是等于承认我们过去教育投入偏少的事实,说明我们过去抓教育,只着眼于说,实际做的很少。
在回答遏制房价和控制物价时,温总理说:“无论是物价和房价,地方都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也就是说‘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房价也由地方来负主要责任。”他特别强调:“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对于中央来讲,就是要加强对地方落实房价调控政策的检查力度,真正实行问责制。”在这里,他强调了落实。的确再好的蓝图,总归只在纸上,想把它变为现实,就是要落实。
在回答记者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时,温总理说:“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我认为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是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他对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
温总理说:“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一个国家主要领导人,能对如此敏感的问题,毫不回避的作出如此坦荡的回答,既需要襟怀,还需要需要勇气和信心。
温总理说:“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又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他的这番话语重心长,很值得我们的地方首长深思。
未来的蓝图已经绘好,纸上的蓝图能否变为我们的生活现实,落实是关键。也许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是阻力。正如温总理曾经说过的那样:“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欢人。”
2011.3.15.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sanwen/zdii6iu8si3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