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实相的另一种思维方式

寻求实相的另一种思维方式

道爱杂文2025-04-11 05:51:13
生死大事,人类自有思想以来就在思考着,至今它仍以一种人类所不能企及的形式与高度而存在着。生无所择,死亦不可避。只在生后死前这段时空中存活,以肉体与思维的形式,置身不可选择的历史大背景。受限于这个背景中
生死大事,人类自有思想以来就在思考着,至今它仍以一种人类所不能企及的形式与高度而存在着。生无所择,死亦不可避。只在生后死前这段时空中存活,以肉体与思维的形式,置身不可选择的历史大背景。受限于这个背景中的种种条框。顺应,感知,喜乐,满足,痛苦,挣扎,肉体的,精神的。死亡离我们很远,大多时候它是别人的事,只有轮到自己才恐惧那竟是真实。
印度有个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叫《生与死的冥想》。文如其名,真的是冥想。书中并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将一些概念一一拆解,如时间、悲伤、死亡、恐惧、贪婪、嫉妒,分析每个起心动念的当下。他与你分析,以对话的方式,直接深入到问题本身,沿着你思维的路子一步步走,并没有预想的答案,只是结结实实的触摸实质,引导你以一种你所不习惯的方式思想,同时也是探讨,而并非强加与糊弄。与曾经读到的其它书籍不同,如佛家讲究的所谓“顿悟”,就是一种玄而又玄的说法。说它悟,应该是一种牵强。凭空的一下,就说是悟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真是令人疑。我们知道,思维是有连续性的,纵是跳跃思维,那它从哪儿跳来也有个路子可循。那个“悟”的当下,也许是有所开悟,但它是一瞬间的,过后呢?在无限的时间冲击下,它经不起。转瞬或者稍长的时间,就又是混沌了吧?
克里希那穆提的简介里提到,他自幼便接受心灵方面的特殊训练,一度通灵。又一度推翻自己的体验。世人冠以“心灵导师”的称谓,他从不接受。而是以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方式触摸实相,最直接,简单,无所保留的与读者,听者对话。并不是强注概念。他让人自己主宰自己的思维,自己去经历,思想,痛苦,感受自己的感受。而非冠冕堂皇的说教与含糊其词。
克氏的言行与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做人的态度也好,做事的理念也罢,我们都需要一种务实、进取、求实、不屈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你是你自己,真实,独立,自由。自古以来,愚民政策几乎不曾停止过,政权更换中,战乱中,政治运动中,人民永远是受难者,但人民永远参与其中,而且激情万丈,却最终惨淡。一代一代,也许直到永远。激情,因为人之本性;惨淡,却因为盲目。盲目,因了思维方式的局限,“教育”的涂毒。克氏对实相的认知方式,我们应该拿过来,学会分析,学会冷静,学会每个环节的拆解,也许不能参透生死,但至少,不会沦为别人的棋子。在大的思潮来临时,在大的运动扑涌时,不被或者完全被其困惑住。自己是自己的,你的行为,只服从于你的理智,你的生命才有尊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