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厌食者的悲哀
儿子厌食是对妈妈的“抗议行为”,女人厌食是对美的疯狂追求,家畜厌食是吃的太饱,神仙厌食是内心极度空虚,佛像厌食是朝拜者过分虔诚,总之,厌食者都感到不满足,厌食者的心里想的不是对食物的选择,而是食物之外
儿子厌食是对妈妈的“抗议行为”,女人厌食是对美的疯狂追求,家畜厌食是吃的太饱,神仙厌食是内心极度空虚,佛像厌食是朝拜者过分虔诚,总之,厌食者都感到不满足,厌食者的心里想的不是对食物的选择,而是食物之外的另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对厌食者来说,可谓“空中楼阁”或“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厌食者的内心充满着种种烦恼,似乎大病了一场,面黄肌瘦或神力焦摧,让人寒心。厌食是种病,表现为:内心空虚、胸闷气短、头昏目眩、便秘、脾气暴躁、女人可能闭经,体重比标准体重减轻15%。厌食不仅发生在孩子、女人身上,男人身上也会发生。那些艺人、明星、模特最易患厌食症。我们的老师患厌食症的大多是些年轻的、爱美的、或者是家庭娇生惯养的,其实,厌食者努力改,由于他们内心的另一半欲望的支撑,还是厌食,厌食,厌食。
厌食者明知有病,却还是一意孤行,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他们心里思想:只要有好吃的(孩子的思维),只要有段好身材(女人的思维),只要有种好口味(男人的思维),就心满意足了,却没有意识到对自己身体的损害。从这一点看,厌食者既可怜又可憎。
其实,任何事物有不好的一面,还有值得借鉴的另一面。厌食对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启发。
比如,选择教学方法,老师精心发挥“厌食”因素:取精华除糟粕,不要鼻子眉毛一齐抓;挖掘教材,整合教学内容,老师更要“厌食”舍去一些烦琐、重复的东西。实施新课改不“厌食”不行呀,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一些陈旧的就要辞去,而留下可以“美容”教学呈现新面孔的东西。从厌食的另一面折射出不悲哀的闪光点。
厌食者倒使我们难以捉摸。比如,某某女士,年已20岁,为了求美,极度“厌食”,落得体重41公斤,身单影斜,几乎一口气可以吹倒,一副病态模样,倘若有人可怜她数落几句,她暗暗追骂好心人的关照;反而,某某男士,正是青春时分,为了减肥,极度“厌食”,愈来愈胖。由此,我想:厌食是有选择性的,不是适应人人,和我们的教育工作一样,因人而已,因地制宜。不同地域,厌食者的衡量标准不同,比如,在甲地流行“厌食”,而在乙地,人人喊骂“厌食”,不管怎么,厌食者最后的结局很悲哀,如果我们只仅仅借用了厌食者的优秀成分,或许,厌食者的结局能好一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打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rowneplazamlh.com/html/zawen/xfu6df4sm2tm.html
上一篇:劳动力市场的“裸奔”现象初析
下一篇:何谓成功?
相关文章